•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理学院陈晓非院士团队在漏能振型观测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课题组在漏能振型的频散观测上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并先后在地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连续发表两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一篇被选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研究热点(AGU Research Spotlight)。 


WechatIMG945.jpeg


频散(色散)是指波在不同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将不同频率下不同的速度连成线即为频散曲线。频散曲线反演是地震学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传统的频散曲线通常都是指从Rayleigh或者Love面波中提取出的本征振型频散曲线。除了占据地震波中主要能量的本征振型之外,弱能量的漏能振型也具有频散的现象。陈晓非院士课题组在近期提出的频率-贝塞尔变换法的基础上(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面波频散提取的阶数和质量),相继报道了首次从地震波记录和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提取高阶漏能振型频散。不同于本征振型频散曲线主要对地球内部S波速度结构敏感,漏能振型频散曲线可以有效地提供对地球内部P波速度结构的约束。

在题为“Constraints on Crustal P Wave Structure With Leaking Mode Dispersion Curves”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成功地通过频率-贝塞尔变换法从2008年内华达地震中提取出了多阶漏能振型频散曲线,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提取出的高阶漏振型频散曲线可以提供有效的地球内部P波速度结构的约束。陈晓非院士课题组博士后李正波为论文第一作者,陈晓非为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第一单位。


图片 1.png

图1. 从2008年内华达地震中观测到的漏能振型频散曲线。


在题为“Multiple Leaking Mode Dispersion Observations and Applications From Ambient Noise Cross‐Correlation in Oklahoma”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在地震记录漏能振型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报道了密集台阵背景噪声互相关中漏能振型的提取。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是地震学近二十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使得地震学家将地震仪记录到的长期噪声信号转变为有用的地震信号,从而让地下结构探测不再依赖于地震的发生或人工震源。该项研究证实了背景噪声互相关信号中存在漏能振型,并基于提取出的漏能振型反演得到可靠的地下P波速度结构。该研究被选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研究热点,相关报道刊载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新闻网站。李正波为论文第一作者,陈晓非和李正波为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第一单位。

图片 2.png

图2. 从LASSO密集台阵中观测到的本征振型和漏能振型频散曲线。


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科技计划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1、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1GL096032 

2、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0GL091782 

 



供稿: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通讯员:黄惠靖

主图: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