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陈晓非:俯下身沉下心,倾听大地的声音

【人物名片】

陈晓非,1958年2月出生,现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工作,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9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培养20余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青项目、优秀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重大项目课题以及科技部973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及其在防震减灾和资源勘探领域的应用。

timg (1).jpg


走进南方科技大学绿树掩映的第二科研楼内,只见一位儒雅的中年学者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球内部结构图前,凝神沉思,浑然忘我。他,就是南科大首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中科院院士陈晓非。


陈晓非是一位研究地球物理的学者,倾听大地的心跳,把握地球的脉动,是他的长期研究领域。而俯下身,沉下心,平淡生活,专注学术,则是他未曾改变过的人生信念。


2015年,陈晓非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次年,他受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之邀,来到深圳创办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崭新的学校,崭新的专业,这位已经声名卓著的科学家,把自己新的学术梦想寄望在了南科大。


学成回国,因为在祖国才心安

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期间,陈晓非没有上大学,他赶上了“上山下乡”。


他出生于辽宁本溪的一个教师家庭,与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一样,当科学家是他从小的梦想。“上山下乡”也没有中断他的梦想。刚下乡时,他还兴致勃勃地想帮助老乡们做沼气、科学种小麦、搞电气化等。“刚开始的时候很有干劲,想着能把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农村里,帮农民们搞‘农业现代化’。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完全没有条件,我的知识也不够。我想,有机会还是要争取上大学啊!”


在农村呆了一年半,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陈晓非又燃起了他的大学梦。在1977年的高考中,他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分配到了地球物理学系。刚刚恢复教育秩序的大学校园里,同学们都如饥似渴地抓紧一切机会学习,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科大学风非常扎实,让我在本科期间就打下很坚实的基础。”


让陈晓非念念不忘的是,在求学阶段他遇到了几位好老师:领他入门的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后来陈运泰将他推荐到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在国际著名地震学家Keiiti Aki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名师带给他的,除了科学知识以及对学术的热情,还有他们所营造的不畏难、不怕错、勇于尝试的宽松学术氛围。这种教学方式,后来也被陈晓非传承了下来,用来指导他自己的学生。


在美国求学工作了10年后,1996年,陈晓非归国到了北大。物质条件的鸿沟就摆在眼前。陈晓非回忆,中国和美国在科研的硬件条件方面相差甚远,实验室的设备更是天壤之别。离开美国前,他特意购置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个人计算机带回中国,心想,未来几年的科研就靠它了。


中美学者的待遇同样不可同日而语,他在美国每个月工资是三四千美金,到了北大只拿几百元人民币。尽管如此,他还是说服了正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妻子,独自回国。


“当时出国读博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和经验,学完就回国。毕竟,在国内能让我感觉更踏实、更安心。”陈晓非说。


“不赶时髦”,用科学定义地球脉动

在陈晓非看来,做科研需要一种“至善”的精神,一种对完美、极致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从事科研工作,有时会有一个‘低效’的阶段,看似是在‘磨蹭’,久久出不了成果。而这种‘低效’,很可能是科研工作者深入探究、精益求精的过程。”


“做科研也有‘赶时髦’和‘不赶时髦’的区别,有些学者喜欢赶时髦,但陈老师的科研相比进展可能就会比较慢。”陈晓非的学生孙耀充说,他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做研究,一开始觉得自己发文章没有别人快,也没有别人多,“我研究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一开始就遭遇很多困难,进展较慢,但耐心做下去,到了后面就会有一系列的成果出来。”


在留美期间,陈晓非系统发展了能够解决横向非均匀地球介质中地震波传播问题的广义反射率方法,在国际同行中崭露头角。他在关于自由表面诱发地震超剪切破裂扩展的发现及其物理机制、非平面断层破裂动力学理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前沿的科研成果。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可能一提到地震学,大家就会关心地震预报,但是实际上这一方面在全世界的研究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我们目前的地震学研究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的灾害,随着将来对地震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是有机会在地震预报方面取得进步的。”他告诉记者。


他长期从事地震波传播和震源破裂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我们对地震波的探测,就像医学上对人体的CT、B超一样。地震发生以后,我们会感觉到震动,正是因为地震波的能量传到了。而我们通过地震波的探测成像,建立起一定的算法,可以将地震波经过路径的复杂情况解读出来。正是这种对地震波的研究,让我们能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


陈晓非向记者介绍,地震是灾害,地震波研究却大有作为。地震波研究在实际运用被广泛运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范畴。例如在石油勘探中,要探测地底下是否有石油,就需要用到地震学的成像方法。“我们用的办法是通过人工激发‘小地震’,早期是用炸药炸,后来通过震动车或锤击激发震动,然后我们去接收地震波,并用科学的算法去计算,就能了解到地底下的情况,就如同用超声波给人做B超。现在不需要‘震源’激发,直接从背景振动噪声中提取地下结构的图像。”


而近年来,他领导课题组在震源破裂动力学研究领域、近场强地面震动模拟等方面提出很多新的发现和理论,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从求学至今,不管取得多大成就,陈晓非依然保持着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强度,不敢有一刻松懈:“再聪明的人,如果不用功,不持之以恒,也是不能有所成就的。”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让他感觉平静,别无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未知的东西并认识世界,这是非常愉快和有吸引力的,这不是任何功利的东西所能替代的。”


他的业余生活也因此显得不那么丰富。当记者问起陈老师除了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时,他的同事和学生们疑惑地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摇了摇头。陈晓非也笑了:“最多可能就是看看杂书,听听音乐,没有太多精力做其他事情。”


提携后进 桃李芬芳

十年留美,十年北大,十年中科大,如今又到了南科大。陈晓非戏称,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每到十年,就会挪个地方。


而他的每一次“折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业界甚至有一种说法:“陈晓非到了北大,北大地球物理全国第一;到了科大,科大地球物理全国第一。”


陈晓非则自谦是机遇使然。“北大和科大这个学校都拥有雄厚的学术积淀和优异的办学条件,而且我去北大和科大的时候都是这个学校的地球物理学系比较缺人的时候。”


“现在国内很多研究地球物理的人可能都是受到陈老师的影响。”南科大“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张伟说,陈晓非不仅一手创办了南科大的地球与空间物理系,此前在北大、中科大时,他对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不管在北大还是科大,他周边一直会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一支优秀的团队。”在担任中科大地空学院执行院长的几年间,陈晓非就先后引进了14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并尽力为他们营造从容宽松又纯粹的学术氛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使得中科大地球物理专业多次在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一。


张伟第一次见到陈晓非是在北大的宿舍里。当时他是一名本科生,下课回到宿舍后,突然有人说:“陈晓非来了!”张伟出去一看,果然陈晓非就在一间宿舍里,给本科生们介绍地球物理学科。本来想选择大气专业的张伟,最终也被陈晓非成功“游说”到了地球物理专业。“那时陈老师刚从美国回国,他怕大家不了解这个学科,总是会找机会给学生们讲这个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从本科生就开始。”张伟说,在他任教期间,看得出学生们对地球物理的热爱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陈晓非是一个擅长带队伍的人,尤其带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南科大博士后孙耀充告诉记者:“陈老师带的学生毕业以后有的在北大、在国家地震局当教授、研究员,也有不少在国外高校和研究所拿到教职。”


为什么陈老师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学生?孙耀充觉得,这与陈晓非带学生的方式有关——“陈老师不会限定学生们做某个课题,他只会给一个大的方向,在这个方向里,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有了想法以后再跟陈老师讨论。”他认为,这种模式的效果很好,对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也因此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学生。“学生可能刚开始做得并不好,但陈老师会给出很好的指导意见,帮我们找到方向。”


在陈晓非的博士生张文强看来,老师温和而有耐心,对学生们的问题来者不拒。“在我们遇到很多困惑的时候,有些会非常担心,老师会指导我们帮忙解决,而且他的态度会让我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克服不了的问题。”他说,每次和老师交流后都豁然开朗:“老师能够帮助我找清方向,切中要害。”他讲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细致,不厌其烦,精益求精。


指导学生时,陈晓非要求他们把问题研究“透”,尤其对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更严。他认为,博士论文往往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人生的第一个科研“高峰”,因此他对博士生毕业的要求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能做到国际上最顶尖的水平。


再忙,陈晓非也会抽出时间来,每周组织学生们开会,一起讨论各自最近的进展,大家谈谈最近看了什么文章,有什么想法,没开会的时候一定会补上。大家常常一聊就忘了时间,到了饭点,老师就会叫几个披萨,大家边吃边继续聊。


在国内首次开设行星科学研究方向

2016年,受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之邀,陈晓非举家南下深圳,来到南科大组建队伍,创办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此前陈晓非任教的北大、中科大都是老牌名校,地球物理学科有深厚的学术积淀。而南科大的地球物理学科则完全是一张白纸。


年近六旬,陈晓非毫不犹豫地开始了这场未知的旅程。


“我想看看,在一切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专业。”他对记者说。


2016年12月,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正式成立,如今已经有了第一批十余位教师,包括“国家杰青”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并且已经招了首批研究生,计划明年开始招本科生。


陈晓非以前来到深圳,印象很好。“深圳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这里有很好的政策、也有包容开放的文化,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有很强吸引力,另外,深圳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好。南科大的情况非常理想,学校不仅有办学的想法,有一批很好的学者,而且深圳市给了很优厚的办学资源,学校的科研硬件条件、老师的待遇,都是与国际基本接轨的。”展望未来,陈晓非信心十足。“现在海外有很多愿意归国的年轻学者,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能招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很有可能从零开始,办一个能够在质量上与北大、科大齐头并进,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学科。”


除了在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大地测量学方面开展研究之外,这个全新的院系将在国内首次开设行星科学研究方向。陈晓非介绍:“行星科学是我国学术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我国已经宣布将在2020年左右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要在空间探测上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脚步,必须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我们首次开设了行星科学的研究方向,希望它能成为南科大的特色,在国际学术界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学生们眼中最可信任的人

院士的人格魅力,深刻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如今南科大任教的学者方鑫定就是被陈晓非一封邮件召唤回国的。2007年,还在中科大读大三的方鑫定申请到陈晓非的实验室去学习,陈晓非当时就给他出了一个问题。想了两个月之后,他把解题的草稿拿给陈老师看,老师很高兴,说他答得非常好。


“我本科时成绩其实并不是班上最好的,不过有时会有一些创新的想法,我觉得陈老师可能是发现了这一点。后来他还给我写推荐信,帮助我顺利申请到了麻省理工攻读博士。”方鑫定说。


毕业以后,方鑫定留在美国工作,在当地买了房子车子,生活安定。前年,他收到了陈老师发来的邮件,邀请他回国工作。“陈老师发话,我基本上没有犹豫,马上着手准备回国。”不久后,方鑫定跟随陈晓非来到刚刚规划建设的地球物理系。“因为我对陈老师的人品和学问都非常佩服,只要能继续跟着他学习,我是一定要来的。”


孙耀充说,他觉得陈晓非身上有两个品质很突出:一是公正,一是做事情很执着。


“陈老师是一个儒雅的学者,知识渊博而又平易近人。而且会时刻关注这个学科里的年轻人的发展。他身上淡泊名利的品质,对学术的不懈追求,是最打动我的。”张伟说。“我们也会学习这种精神,争取自己能够做出创造性的研究,去影响我们自己的学生。”


院士寄语深圳:

经过近四十年的奋斗,深圳今天已经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科技之都,拥有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环保之都。我期待未来的深圳在文化、高等教育领域也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文化之都。



来源:读特

作者单位:读特

责任编辑:李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