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因聚而强,因“理”成长 | 理学院举办2023年“院长咖啡时间”师生座谈交流活动

6月26日下午,理学院举办2023年“院长咖啡时间”师生座谈交流活动。南科大副校长、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物理系系主任、讲席教授何佳清,理学院副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夏海平,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党委书记、讲席教授张剑锋,数学系讲席教授李才恒,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系主任、教授田国梁,化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鹏飞,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叶飞,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工书院党工委副书记赵冰,教学工作部教学过程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春颖等,与理学院各系(院)40余名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活动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丁记峰主持。

IMG_8915.JPG

活动现场

IMG_8913.JPG

学生提问

“对于专业跨度比较大的转专业学生,应该如何规划学业、如何培养科研兴趣”“在博士生阶段,学生应该多发普通文章还是努力发好文章?”“对继续攻读博士后的学生有什么建议?”“本科期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到了研究生阶段,要如何独立判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的”“对于直博的学生,应该如何去过渡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转变,要如何平衡课程与科研的时间”“本科生要如何快速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无机化学能不能设置一些更加深入的课程,更加完善课程体系”......同学们围绕科学研究、课程设置、学业发展等话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在场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给予解答和建议,现场氛围活泼热烈,掌声、笑声不时响起。

IMG_8907.JPG

杨学明为学生答疑

针对同学们在科研兴趣培养、独立判断科学问题等方面提出的疑问,杨学明表示,打好基础是关键,首先要把基础课程、关键课程都学好。“如何找科学问题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他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挑战科学问题,做有意义的研究,切忌好高骛远;二是要多跟他人交流,他鼓励同学们多去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坛,跟顶尖的科学家交流,去了解他人关注的问题,在跟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寻找感兴趣的方向并开展研究。

IMG_8909.JPG

何佳清为学生答疑

何佳清结合培养学生的经历,提出了基础的重要性。他指出,专业跨度较大的转专业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扎实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能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基础科研感兴趣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针对部分大一同学就选专业、做科研提出的疑问,何佳清表示,本科生阶段是打基础的过程,应以学习为主,训练做科研为辅。

李才恒表示,如何判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困难性,需要同学们在日后深造的过程中自行体会。他分享了自己导师曾经给到的一些建议,并鼓励同学们当遇到有价值的难题时,应敢于去尝试解决,只要取得一点点突破,那便是很好的贡献。

针对“学生应该发什么类型的学术论文”的提问,杨学明表示,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真正取得科学突破的文章并不是全都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希望同学们在科研工作过程中能渐渐明白,做科研就是要做能够解决科学问题的工作,并努力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所在领域的科学问题,或者发展新的方向。

IMG_8911.JPG

张绪穆为学生答疑

针对“在有限的里要完成课业和科研,感到十分困难”的提问,张绪穆表示,其实三年的时间很长,关键是要做好规划并尽快行动,希望同学们在进入课题组后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和适应课题组的文化,不光是要跟着导师学习,还要向组里的其他成员学习,尽快融入课题组。同时,他建议大家要了解清楚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就要抓紧时间加入,尽快开始参与做实验工作。

针对“博士后期间需要注意的内容”的提问,夏海平表示,同学们不用太在意职场要求的提高与变化,因为在攻读博士后期间,就是个人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的一个过程。他建议同学们要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认真评估,找准方向,努力取得更好的突破。

IMG_8926.JPG

与会老师为学生答疑

田国梁在交流中谈到:“我期望的学生,是能够带着我往前冲的学生。”他结合自身的经历,建议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要有敢于吃苦、埋头苦干的精神。他谈到,同学们第一年不能光顾着学习,应勇敢地开始进行课题研究,不怕失败,多于导师进行沟通。

张剑锋问答问题时谈到,读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要将一门课读透,需要下苦功夫。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刻苦专研,多读书去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同时,他建议同学们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不同的课程会让你发现新问题,或者对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李鹏飞认为,科学问题与论文写作同等重要,而同学们通常会忽略这个问题。他表示,事实上论文的行文逻辑、语言表达、格式等方面往往能够凸显一个人对于细节问题的重视程度,细节决定成败,希望同学们能够投入精力去提升写作能力。

叶飞在交流中谈到,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校课程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多元化,学校已经开始讨论增加开课数量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王春颖表示,自由选择专业是南科大的一个特色,同学们可以多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内容。她建议同学们,如果没有确定好专业,可以先明确方向,修相关方向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适合的专业。

IMG_8919.JPG

杨学明作总结讲话

杨学明对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学院将持续关注并努力解决、反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他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院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思想、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或者对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有深刻的认识的高水平一流学生,希望同学们能够凝聚共识、积极参与,就学习、科研方面的问题多向学院和学校提出建议,共同推动理学院教学、科研等工作高水平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理学院,助力学校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据悉,理学院“院长咖啡时间”旨在为师生搭建零距离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听取学生对学院工作的建议,促进学院发展。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现已举办3次,已成为学院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