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学大讲堂|朱邦芬院士谈“探索基础研究一流大师成长之道”

3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应邀作客理学院第104期科学大讲堂,他以“探索基础研究一流大师成长之道”为题,与线上线下超8000人次分享和探讨杰出人才培养之道。讲座由理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何佳清主持,并为朱邦芬颁发科学大讲堂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230328125947.jpg

何佳清为朱邦芬颁发荣誉证书

朱邦芬,凝聚态物理学家,他主要研究低维量子系统、拓扑系统及含时系统中的电子结构、声子模式和电声子相互作用,特别是这些物质结构的光学性质和输运特性。他高度重视我国基础教育和杰出人才的培育,长期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是教育部拔尖计划物理学科的召集人。

640 (8).jpg

讲座现场

讲座中,朱邦芬首先对中国教育的两个突出问题——“难以培养杰出人才”“中小学生负担太重”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他提出“中国的一流人才必须要靠自己培养”。随后,他回顾了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先生带领创办清华大学老物理系的历程与成就,介绍了叶企孙先生的治学理念——“只授学生以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质而不重量”,并提出”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能力是我们应该重点培养的。之后,他介绍了清华1998年创建的“基科班”、2009年创建的“清华学堂物理班”的培养模式,并说明了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应当具备的条件,应当克服环境的“退相关”,延长研究的“半衰期”,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之路。最后,朱邦芬对比了中美教育的特点,以杨振宁先生的经历讲述如何在并非一流老师培养下成为一个一流的物理学家,强调了“taste”(科学品味)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对科学前沿的学者的最典型论文进行研读,体会一流科学家的“taste”,要接触世界科学文化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

在问答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就人工智能对基础研究影响、如何在枯燥的基础学习积累中保持自信心等方面踊跃提问,朱邦芬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640 (9).jpg

朱邦芬给学生签名留言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