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理学院Stavros Garoufalidis教授团队在双曲3-流形中不可压缩表面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

  • 著名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入南科大 受聘为理学院讲席教授

  • 中国物理学会2022秋季学术会议将在南科大举行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研·竞赛

筛选
南科大生物系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
March 09, 2020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拟立项清单。我校理学院生物系申报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获批,南科大再添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南科大化学系张绪穆团队开发抗HIV药物关键中间体高效合成方法 相关药物对新冠病毒有初期活性
March 07, 2020
近日,南科大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张绪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抗HIV药物关键中间体的高效合成方法,该类抗HIV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也有初期活性,相关药物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已作为可能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该科研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知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上发表。
南科大生物系饶枫课题组在PNAS发文揭示代谢小分子调控蛋白质稳态的功能与机制
March 01, 2020
近日,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饶枫课题组与汪涛课题组(现深圳湾实验室)一项合作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研究手段,揭示了代谢分子六磷酸肌醇(IP6)作为分子间“胶水”衔接泛素连接酶CRL和其抑制复合体CSN,从而调控CRL酶活性与蛋白质稳态的功能机制和进化保守性,为靶向CRL泛素连接酶明确了靶点。
理学院化学系何凤课题组在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方面取得新研究进展
February 26, 2020
近日,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何凤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苯并[1,2-b:4,5-c’]二噻吩-4,8-二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TT-F,成果制备了能量转化效率为16.1%的单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1.950)在线发表。
南科大生物系魏志毅课题组揭示神经发育中关键酶分子的活性调控机制
February 10, 2020
近日,我校生物系副教授魏志毅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释神经发育中重要磷酸酶LAR-RPTP的活性调控机制。这项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阐释了liprin-α和LAR-RPTP复合物的形成机制,揭示了LAR-RPTP磷酸酶活性受胞内作用因子liprin-α调控的机理,促进了对于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中功能性膜区域的组装和调控机制的理解,同时也扩展了对于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多样化的活性调控模式的认识,为人们理解神经发育或者突触缺陷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未来治疗这些疾病和找到新的治病靶点提供前期的基础研究依据。
南科大物理系何佳清团队在热电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February 05, 2020
近日, 南科大物理系讲席教授何佳清团队在热电材料能量转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在能源领域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F:33.2)和《纳米能源》(Nano Energy,IF:15.548)上在线发表。
南科大生物系郭红卫课题组揭示水杨酸调控植物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
February 05, 2020
近日,我校生物系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植物学顶级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水杨酸抑制顶端弯钩形成的机制,以及幼苗早期形态建成和其它可能生理过程中水杨酸和乙烯信号的拮抗调控机制。
南科大物理系刘奇航课题组在磁性拓扑绝缘体领域发表一系列成果
January 15, 2020
近日,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刘奇航课题组与校内外课题组合作,在磁性拓扑材料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9)、Physical Review Letters(IF:9.23)以及Nano Letters(IF:12.28)等期刊上发表。
南方科技大学张立源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January 11, 2020
2020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我校张立源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南科大物理系林君浩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
January 09, 2020
2020年1月9日,南科大物理系林君浩课题组、范德堡大学物理系Pantelides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ÖZYILMAZ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非晶态材料中取得关键性突破,成功在低维极限下合成出单层非晶碳材料,并首次在原子尺度下准确测定了该单层非晶碳材料的原子结构,在实空间下计算出其长程无序性的径向分布函数。研究成果以“自支撑单层非晶碳的合成与性能研究(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free-standing monolayer amorphous carbon)”为题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物理系2019级首届自主培养博士生郭增龙承担了大部分电子显微镜的实验与分析,对该工作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