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 南科大科研团队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

  • 理学院物理系刘奇航课题组在自旋空间群预言的非常规磁振子研究中取得进展

  • “自由基不对称催化”的关键一步,南科大刘心元团队在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

  • 当金属邂逅轮烯,南科大夏海平团队Nature现化学之美

  • “无黏发电机”模拟实现!南科大林玉峰团队Nature发文揭示早期地球磁场产生机制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综合新闻

筛选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物理系讲席教授薛其坤获颁菲列兹·伦敦奖并作报告
August 25, 2022
2022年8月18-24日,第29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在日本北海道举行,本次会议举行了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颁奖典礼。菲列兹·伦敦奖获奖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系讲席教授薛其坤线上出席颁奖典礼,并受邀在会上作专题报告。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August 22, 2022
8月21日上午,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理学院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杨学明获“物质科学奖”。
2022年俄罗斯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颁证仪式在京举行,张绪穆院士受邀出席
August 16, 2022
8月15日下午,2022年俄罗斯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颁证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张绪穆受邀出席现场活动。
理学院地空系举办黄大年精神专题学习报告会
July 14, 2022
日前,地空系举办黄大年精神专题学习报告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理学院“一系一品牌”工程,构建特色党建品牌。
2022年度“双优”培育计划入选者|陈朝宇:归国“追光”,在科研大道上踔厉前行
July 08, 2022
2018年10月,陈朝宇毅然放弃法国国家同步辐射中心的永久研究职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携家人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投身中国的量子研究事业。
理学院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July 06, 2022
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理学院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直播,反响热烈。理学院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纷纷学习会,分享心得,交流体会。
广东省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
July 05, 2022
6月30日上午,广东省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我校教务长方红卫、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陈晓非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锐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底青云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院士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022年度“双优”培育计划入选者|陈克杰:厚植家国情怀,以学生成才为最大责任
July 01, 2022
陈克杰,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一直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研究工作。在大地测量领域,业内公认有三大顶尖机构:武汉大学、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陈克杰分别于武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德国地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至2018年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因此有同行戏言,陈克杰是少有的能集齐三颗“龙珠”的人。
2022年度“双优”培育计划入选者|马一方:深耕数据科学 讲好“中国故事”
June 24, 2022
他朴素无华,低调踏实,做科研认真、投入、严谨;他在美国访学和做博士后研究将近5年,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刻苦钻研学术前沿,回国后在南科大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开设两门新课,立志为学生们讲好“中国故事”;他将统计学算法应用到当今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