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教学培养

理学院“优秀教学奖”获得者许宗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23年秋季学期开课第一天,化学系教授许宗祥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教室,准备课件、调节课室适宜的空调温度、走到教室最后一排检查课件视觉效果......从教11年来,他从未调过一次课、从未请过一次假。他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课程教材与时俱进,授课幽默风趣,时不时跟同学们“吹吹水”,广受学生赞誉。十一年如一日,白发悄然爬上头,对于教学和科研,他始终热情满满,笑着说:“这是一份幸福的事业。”



立足三尺讲台,以身传教促成长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有多少同学在高考中没有选择化学?”每个新学年的《化学原理》第一节课上,许宗祥都会习惯性对班级里的同学进行一轮摸底。对于在高中时期接触化学较少的同学,他会给予一些指导性的学习意见。

许宗祥上课.jpg

许宗祥讲课

自2012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以来,许宗祥分别创建了《物理化学实验》、《微纳合成、技术与应用》、《纳米材料合成与技术》、《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等4门课程,并于2019年起开始担任《化学原理》的课程负责人。“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也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学习化学,将有助于我们在分子水平理解社会、理解世界,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创造新材料、新事物。《化学原理》作为大一学生通识必修课程,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医学等专业先修课程。同时,这门课也在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为学生在安全的化学实验室开展实验训练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许宗祥表示。

“帮助大一新生进行过渡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从高中或其他教育阶段转入大学阶段将面临来自学术、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全新挑战。”作为专业授课老师、书院生活导师,许宗祥喜欢用大量的实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当被问起为什么会这样做时,许宗祥笑着说:“因为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高考考入厦门大学化学基地班的许宗祥,因为沉迷打游戏,成绩不佳,被退出了基地班。本科四年GPA很低,这也影响了他之后博士的申请,经过在支志明院士课题组做RA时期的不懈努力,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认可,最终他成功申请到了香港大学的博士。正是这些经历,让许宗祥在学生培养时始终坚持有教无类,关注引导学生兴趣所在,在他看来,只有教的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理学院2023届十佳本科毕业生曾家禧曾在一次与笔者聊天时提到:“化学一直以来是我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没有之一。但我曾有一阵子对材料、生医工、生命科学等专业也很感兴趣,由于对各专业了解不多,一度陷入迷茫。很有幸曾在一次课后与许宗祥老师交流了想法,那时候我惊喜发现化学系也有很多做交叉学科研究的老师, 在他的推荐下,我申请加入了研究化学生物学方向的陈顺兴副教授课题组。”如今,曾家禧已直博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追寻自己的科研梦想。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的发展

“老师,为什么您讲的内容与我们在高中学的不一样?”这是大一通识课初期不少老师会遇到的提问,许宗祥也不例外。“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由于深度和广度的不同,高中与大学学习的知识会存在差异。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批判性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学科知识和理论,还要关注学科的演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许宗祥表示。作为基础课程的老师,许宗祥在课程讲授知识体系设置上进行了一些安排,将授课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尽量让大一第一学期初期的授课内容与高中知识体系进行紧密关联,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差异,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和期望。

导师代表发言.jpg

许宗祥作为导师代表在南科大2019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一说到许宗祥的《化学原理》,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陈年法宝”——超2000页的全英教学PPT。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科教材以理论为主,内容相对枯燥无味,而当这些理论与现实科研生活相结合时,便会比较有趣。在许宗祥看来,基础课程是学生建立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对学科核心概念、原理及理论的传授尤为重要;同时,基础课程往往是学生接触某个学科的第一步,因此,多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展示学科的魅力和实用性。以《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为蓝本,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许宗祥总结形成了自己的教学PPT,案例丰富,并不断增添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如今已更新到第11版,颇受学生喜爱,并与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共享。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将教学知识与一线科研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跳出教材。”许宗祥认为,学科中的知识理论都是以研究和实践为基础得出的,然而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学科知识将扩展和深化,因此不应仅仅停留在已有的知识层面,而应积极追求新的发现和理论突破;不仅如此,由于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所获取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同时,知识也受到时空条件、研究方法和研究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知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他在授课中也会穿插一些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敢于审视和反思已有知识,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观点、新理论的挑战,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许宗祥以诺贝尔奖为例,“每年公布诺贝尔奖之前,我都会跟同学们讲讲当年有可能获奖的大科学家们的成就,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样的研究才是真正有用的研究,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升自身科研品味。”


无微不至关注学生成长的科学家

“许宗祥老师是一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老师。他治学严谨,对科研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深入钻研、反复论证;热爱科研,对研究领域充满热情,随时乐于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重视安全,时常排查实验室的各类安全隐患。在具体实验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许老师都会细致入微地进行指导,也会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升我们的科研素养。”在学生心中,许宗祥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和导师,更是一位关心和呵护学生的良师益友。

今年上半年,许宗祥团队在能量转换、存储及应用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与合作者在多个化学和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5篇学术论文。其中,许宗祥课题组在读联培博士生曲歌平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成果论文。“‘研究是一种持久的追求,不要轻易放弃’,许老师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并让我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曲歌平分享道,“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我经历了许多磕磕碰碰,印象最深的就是曾经有一篇论文被拒收了8次,这一沉重的打击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许老师跟我谈到‘科研就像一场艰苦的旅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失败和拒绝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点’。他鼓励我从失败中学习,改进我的研究工作,并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课题组合影.jpg

许宗祥课题组

高考以省份第一入学的学生,在游戏中迷失方向,许宗祥以身传教带其攻关科研,在科研中找寻真正的自我,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因成绩不佳而延迟毕业的学生,许宗祥将其招入麾下,亲自“拉练”,最终成功“逆袭”拿下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全奖......一次次助力后进生“逆袭”,有人称许宗祥是有“魔力”的老师,他却笑着说:“我哪有什么‘魔力’,作为老师,遇到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就应该拉一把扶一把。通过与学生的耐心沟通,真正找到问题所在,掌握他们的心理诉求。我常跟同学们讲道‘做科研跟打游戏一样,就是攻关的过程’,通过分享我自身的经历,逐渐产生共鸣,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建立信心。”

一步一脚印,以兴趣培养为导向。近年来,许宗祥课题组的本科生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组内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1篇(其中,人称“胡博士”的胡启锟在本科期间在SCI一区期刊上以一作或共同一作发表论文10篇,6篇被选为封面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项;指导学生申请获批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国家级2项(化学系第一个)、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省级1项,校级2项......



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

教学科研本职工作外,许宗祥还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管理,并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有种幸福感。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实验室安全事实上就是科研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理学院安全第一课.jpg

许宗祥为理学院新生讲授“安全第一课”

“在教师的学术生涯中,教学与科研是同等重要的。想想看,当科研成果产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迫不及待想让新知识点能够有更多人了解和掌握,所以说教学是很重要的,换而言之,教学对于科研也是一种重要支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专业的教学精神、严谨的科研态度,许宗祥于2019年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并两次获学校优秀书院导师称号。

在许宗祥看来,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通过有效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每个新学年备课的时候,其实也是我对自己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再梳理,这些知识对于日常做科研都很重要。比如说,《化学原理》虽然很基础,但与我们如今从事的科研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

是教育者,亦是学习者。在日常工作中,许宗祥时刻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多渠道寻找教学灵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事实上,给学生上课,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知识点,自己明白与教学生明白是两码事。当自己能够清晰给学生讲明白时,才是真正的明白。”



【人物档案】

许宗祥,南科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理学院院长助理,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深圳市优秀教师。2012年5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建立了分子光电实验室。研究涉及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设计、合成以及能源转换、存储应用研究等领域。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发表文章140余篇(Google Citation>4700,h-index=39),包括JACS、Angew、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Adv.Funct.Mater.等,多篇文章被选为封面及多家媒体报道。已获授权3项美国专利,1项国际专利,13项中国发明专利。


    更多精彩:https://mp.weixin.qq.com/s/Hyey5b80lvvgfg8TDg6m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