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理学院院长俞书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原创成果和技术的诞生地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胡江平应邀做客理学院第116期科学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凝聚态物理中的电流”的主题报告。讲座由物理系副教授孙煜杰主持。
胡江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理论物理,包括拓扑物理、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理论等,发表论文260余篇,h指数为75,在国际重要会议和大学里做邀请报告百余场。
讲座现场
电流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物理现象,同时也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本次讲座中,胡江平主要介绍了电流的四个重要特征,即拓扑性、多铁性、电流序和超导性。
胡江平首先介绍了电流、电场与磁场等物理量的时间/空间反演对称性,接着以寻找非耗散电流体系为目标建立了四维量子霍尔模型。四维量子霍尔系统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螺旋性的边缘态,是第一个拓扑绝缘体。这项工作还进一步表明拓扑态的本质是无耗散电流的载体。此外,胡江平从系统的对称性出发,提出了多铁性体系中电流的特性,并结合布洛赫定理推导出了磁诱发多铁性定量极限公式。直至目前,实验工作的结果均未突破该预测极限。最后,他提出了约瑟夫森二极管预言,研究了其在空间反演不对称和时间反演不对称下的电学特性。利用空穴掺杂和电子掺杂的超导体构建异质结有望实现这一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重要器件。
在问答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就四维量子霍尔效应的降维细节、超导二极管实验进展与技术细节等方面踊跃提问,胡江平研究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讲座最后,孙煜杰为胡江平颁发理学院科学大讲堂荣誉证书。
孙煜杰为胡江平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