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加快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理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暨“灯塔”行动推进工作座谈会

2022年5月13日,理学院课程思政暨“灯塔”行动推进工作座谈会在理学院大楼举办。此次座谈会旨在凝聚思想共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切实形成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系/研究院具体落实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不断推进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开展。校党委副书记张凌,副教务长、教学工作部部长余锡平应邀出席会议。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何佳清,党委副书记蓝海,理学院各系、研究院教学工作负责人(教学工作部副部长、物理系副系主任叶飞,化学系副系主任李闯创,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系主任张伟,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系主任田国梁,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陈廷勇),以及理学院各系、研究院教学秘书、党务秘书等20余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何佳清主持。

图片

理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暨“灯塔”行动推进工作座谈会

图片

何佳清主持会议

蓝海代表理学院党委作“理学院‘灯塔’行动推进部署”工作报告。蓝海首先介绍了推出“灯塔”行动的时代背景: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探索创新的新兴事物。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来,课程思政不论在认识上、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吹响了全国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号角。南科大积极响应中央关于课程思政的工作部署,先后印发《南方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2020年10月20日),召开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2021年12月17日),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在南科大落地生根。图片

在此背景下,作为承担学校近80%通识必修理工基础课程的理学院,做好课程思政工作责无旁贷。为更好地落实中央、省市和学校党委关于课程思政的工作部署,理学院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在2022年正式启动“灯塔”行动,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灯塔”行动以立德树人为原则,遵循学校“三三五”方略,紧抓学校“双一流”建设契机,目的是将理学院专业教学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提升学院育人水平和质量。

图片

蓝海介绍,今年3月启动以来,“灯塔”行动得到各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已遴选出8门课程作为理学院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培育。近期,理学院党委一一走访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的9名教师,共同研究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及实现方式,了解存在的困难并探讨解决方法。接下来,理学院党委将投入资源支持,通过组织教育专家辅导、教师思政教育培训、精心设计教案和讲课评比等方式,争取在3年内分类分阶段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集群。

图片

座谈会上,嘉宾们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图片

叶飞、李闯创、田国梁、张伟发言


叶飞认为,做好课程思政,任课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仅靠物质激励机制并不是推进课程思政的最佳方法,而是要引导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思政在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教学热情。

李闯创以化学课为例,认为可以加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精神。

田国梁则从提炼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精神、思维、意识、能力等思政元素讲述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并就他所申报的首批课程思政培育课《数理统计》为例进行生动示范。

张伟认为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重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陈廷勇以自身国外教学经验为例,指出培养学生的毅力、格局、担当等品格尤为重要。

图片

余锡平作重要讲话

余锡平作重要讲话。他表示,理学院课程量大面广,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力尤为重要。课程思政从自选动作发展到规定动作,这就要求强调每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和价值观导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密切结合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元素对学生产生价值引领。

何佳清指出,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工作,理学院各系、研究院要高度重视,增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以“双一流”建设标准全力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图片

张凌作总结讲话

在聆听各位教师发言后,张凌作总结讲话。他首先高度评价理学院开展“灯塔”行动的意义,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怀“校之大者”精神的体现。张凌认为,要做好课程思政,首先要思考“教师的思政课谁来上”和“学生接受效果如何”两个问题,要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让教师自发参与课程思政并从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从而真正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他指出,理学院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值得肯定。下一步,理学院要思考如何与教学工作部紧密合作推进“灯塔”行动向纵深发展,如何带动更多院系参与进来,最终实现在学校统筹指导下,课程思政高质量全面铺开,从而助力学校加快建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