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下午,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系主任、Patrick SC Poon冠名教授尹国圣, 应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系主任邵启满讲席教授和副系主任田国梁教授的联合邀请, 做客理学院第082期科学大讲堂,在线上为我校师生带来以“再次随机化与观测研究”为主题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田国梁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积极参与。
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数据多数为观测型数据,相较于花费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在临床医学上观测数据更易于收集。通常情况下,实验设计过程中使用随机化方法平衡实验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协变量,选用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作为衡量组间平衡的标准,对此尹老师主要介绍了三种不同方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拟重新加权法(quasi-rerandomization reweighting, QReR)与单位信息先验法(unit information prior, UIP)。
讲座现场
对于高维协变量,可以利用PCA来确定计算马氏距离的适当的子空间。PCA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维协变量的维度,而且通过关注大小排序中靠前的正交分量简化计算。除此以外,尹老师及研究团队提出了QReR方法,将观察协变量重新随机作为重新加权的锚点(anchor),使得通过重新随机得到的平衡协变量可以使用加权数据来重建。同时,单元信息先验(UIP)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从多个历史数据集中借用信息的新技术,利用这种方法扩展可以将非随机证据合成到当前的随机对照试验中。
互动环节中,尹国圣教授与在线师生就讲座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并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最后,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系主任邵启满讲席教授对尹国圣教授的精彩报告表达了感谢,并诚邀尹教授日后莅临南科大线下访问指导,讲座圆满结束。
人物档案
尹国圣,2003年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生物统计博士学位,现受聘为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系潘燊昌基金教授、系主任,曾任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生物统计学系助理教授(2003-2008年终身教职)和副教授(2009年终身教职),2012年成为国际统计协会(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成员,2013年当选为美国统计协会会士(Fellow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21年当选数理统计协会会士(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尹国胜冠名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临床试验方法学与实验设计、贝叶斯方法和生存分析,现为《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期刊的副主编(Deputy Editor),曾担任多个期刊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包括《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和《Bayesian Analysis》。迄今为止,他在国际顶尖统计学与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并著有两本关于临床试验设计和适应性方法的书籍,2015年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被Thomson Reuters评选为世界顶级1%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