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听翁玉林院士畅谈行星研究

10月19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翁玉林做客南科大讲堂暨理学院科学大讲堂,以“金星:从桃花源到火焰山的警示之变?”为题,结合行星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在场师生分享他在金星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科学研究经验。我校副校长、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与近150名师生参加活动。

WechatIMG2929.jpeg

翁玉林作报告

翁玉林从行星科学的全景出发,围绕多样数据来源、失控温室效应、化学稳定性、未解难题、展望等五个方面着重介绍对金星的研究工作。他展示了研究团队通过轨道器飞船、NASA红外望远镜设备(IRTF)等对金星进行成像时所获得的相应观测光谱,通过对多种观测数据的分析,简要地介绍了金星大气层成分廓线、云的位置、光学厚度等金星大气层的研究基础。

翁玉林详细展示了金星大气层中的化学反应,特别是与硫和氯相关的反应,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由硫酸为主构成的云,并结合地球大气层探讨了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化学原理。尽管目前仍有难题待研究解决,但翁玉林提出了一些令人期待的展望,他表示,研究团队一直在探寻解决地球温室效应的办法,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提供新思路。

讲座现场,翁玉林就金星和地球大气层的起源和演化等提问,与在场师生进行深入互动与交流,并给予详细解答。

WechatIMG2928.jpeg

杨学明为翁玉林颁发荣誉证书

讲座结束后,杨学明为翁玉林颁发南科大讲堂与理学院科学大讲堂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