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科学大讲堂 | 赵改善分享“石油物探行业数智化变革的系统性思考”

11月9日,应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何展翔的邀请,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赵改善做客第90期科学大讲堂,以“石油物探行业数智化变革的系统性思考”为主题,为学校师生带来精彩讲座。

图片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赵改善分别从全球经济形势、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的角度简要概述了石油工业长期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并阐述了新形势下石油物探将面临市场规模不足、绿色环保理念不断冲击以及现有技术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应用需求的诸多现实问题,以此来说明未来石油物探的数字化转型是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

随后,赵改善阐释了石油物探数字化转型满足的“四个要求”,分别是满足降低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要求、满足提升效率、降低风险的要求、满足优化企业运行使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满足扩大石油物探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的要求,并说明石油物探的数字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他分别以长庆油田的数字化转型和华为公司的数字化平台架构为例,提出石油物探数智化变革就是要以数字规划为起点、以数字能力为主线、以转型价值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驱动和以生态协作为支撑,其目的就是要“降成本、避风险、提效率、增效益、创价值”,并介绍了石油物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中数智化转型的关键点。

接着,赵改善介绍了石油物探数智化变革的“五个关键点”,并着重介绍了平台架设作为数智化流程枢纽的重要性,提出石油物探数智化转型要做到“全感知、全联接、全智能、全场景、全流程、平台化”。

赵改善认为石油物探的数智化转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各行业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已经到来,只有系统性规划变革的发展道路和实施方案,坚持走“云+平台+应用”发展模式,加快开放数智化生态系统建设才能让石油物探的数字化转型真正变革,让石油物探的智能化发展着实提升

在问答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就未来如何应对能源短缺问题和石油行业如何进行大数据转型等方面踊跃提问,赵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


image.png


人物档案

图片

赵改善,原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南方科技大学访问教授。从事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研究与软件研发工作四十余年,近十余年主要从事基于大数据的地震勘探软件平台π-Frame和基于5G的智能地震节点SmartPoint研发,及石油物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转型研究等。独立及合作发表论文近100篇。承担国家、中石化科技项目40余项,七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