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南科大科研团队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
理学院物理系刘奇航课题组在自旋空间群预言的非常规磁振子研究中取得进展
“自由基不对称催化”的关键一步,南科大刘心元团队在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
当金属邂逅轮烯,南科大夏海平团队Nature现化学之美
“无黏发电机”模拟实现!南科大林玉峰团队Nature发文揭示早期地球磁场产生机制
10月10日,光明日报在07版“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中刊发了南方科技大学师生喜迎二十大的报道《勇攀科技新高峰》,其中,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接受采访。全文转载如下:
勇攀科技新高峰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0日07版 一大早,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高振来到自己的实验室,与课题组成员们讨论实验的新进展。最近,他们联合国内外研究团队刚刚在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光学体系中实现了三维陈绝缘体。 “这项工作不仅实验验证了一系列过去的理论预言,而且发现了一些过去理论层面尚未触及的新奇物理现象,为我们鲁棒操控光,创造更多新颖光学器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一研究也宣告陈绝缘体正式进入了三维时代。”高振表示。 作为党员,高振对即将到来的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当前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对我们的基础研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将坚守本职工作,勇攀科技新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团队最近正从两方面开展科技攻关。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卫星“澳科一号”的核心科学团队成员,他们正致力于研发基于卫星观测的高精度地球磁场模型,相关成果能够应用于国防、航天、民用导航等领域。此外,团队还围绕我国正在开展的火星探测计划以及将要开展的木星系统探测计划,开展行星磁场以及内部动力学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希望研究成果能够服务我国行星探测任务。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作为一名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取得的非凡成就而自豪,同时也期待大会胜利召开。”林玉峰说,作为高校教师,他会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这个国庆假期,海洋科学与工程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齐富康一直待在实验室里,对海洋环境演变做相关研究。“党的二十大即将到来,我期待着学习国家对于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最新阐释,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又需要‘海之子’们勇于担当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