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党群园地

理学院“双优培育计划”探索党建业务融促新路径

 近日,南科大理学院党委《“双优”培育高知党员,探索党建业务融促新路径》案例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优秀奖。从2019年起,理学院推出书记项目“理学院教研序列教授‘双优’培育计划”,增强对高水平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吸纳。3年来,已有14位教研序列教师入选“双优”培育计划,他们在坚守一线党务工作者岗位的同时,潜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取得了累累硕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党建+科研:凝聚科技报国新动能

“作为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要写好教育报国、科技报国的大文章,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争当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冲锋舟、先遣队。”校党委书记李凤亮指出。 


1.jpg  李凤亮到理学院调研


作为我校重要的基础研究与教学单位,理学院尤为重视高水平教研队伍的建设与价值引领,注重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锻造一支勇担科技报国重任的人才力量。

化学系教授、第三党支部书记田瑞军,从加拿大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后第一时间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并以党员身份为标杆在科研工作中创先争优。2019年4月,田瑞军团队与美国Salk研究所Tony Hunter院士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胰腺癌相关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和报道。这项研究耗时8年,为解决世界性的重大科学难题做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解决胰腺癌这一世界性重大社会难题的有益尝试,也是在践行自己作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1年,田瑞军成功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当选为中共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切实树立起双带头人榜样。

2018年,物理系副教授、党委书记林君浩一入职南科大就将自己出国前留在广东省留学服务中心的党组织关系转了过来,“作为党员,入党时我宣誓过要永远跟党走,所以当时就想着要尽快把组织关系转移到工作单位,继续缴纳党费,过组织生活,尽党员义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和一名青年科学家,他始终潜心科学研究,入职以来在Nature、PR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并担任起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深圳“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团队带头人,投身国家重要战略性研究。2021年4月,物理系成立三级党委,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中均表现突出的林君浩当选为书记。


2.jpg

理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代理副校长、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仪器的研发水平决定了基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化学系副教授、化学系党委委员和第一届委员会纪检委员杨天罡就是一位热衷于钻研科研仪器的青年科学家。在他看来。设计、改造仪器是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非标化、个性化、适应性强的装置能够推动研究工作高效开展;另一方面,一旦仪器设计有所突破,就可以提升国内科研装置实力,赶超国外。“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能做的就是潜心科研,攻克国家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3.png

杨天罡课题组自行设计搭建的量子态选择低温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


理学院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贺煜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之一。在海外做博士后期间,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子级高精度微纳加工的方式,将两个磷原子构成的量子点分别放置在相距13nm的位置上,实现了第一个适用于量子计算机的高速两比特门,为搭建硅基量子计算机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成果被列为“2019年量子计算实验十大进展”,引起广泛关注。如今,作为量子研究院独立PI、硅量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方向的团队带头人以及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他潜心研究,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党总支统战委员/青年委员张振国提出利用曲线有限差分方法模拟非平面断层上的地震动力学破裂方法,成为少数能够模拟复杂断层动力学破裂的数值方法之一。2017年,张振国参与的研究项目获得令人瞩目的突破——在基于国产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太湖之光”上实现了超大规模的唐山地震非线性地震动模拟,该成果获得了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党建+教学:无私奉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围绕南科大“人才培养卓越计划”和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育人之路的工作方针,理学院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上深层次发力。理学院党委书记何佳清表示,对党员教师来说,科研、教学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能在科技攻关上有所突破,也要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年轻人,要有一代一代的接续和传承。

探索教学改革,主持省级、校级教改课题,录制时间序列分析MOOC课程,合著Mathematics Statistics教材......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数学统计联合党总支书记蒋学军乐此不疲,他曾获得“深圳市优秀教师”、南方科技大学“杰出教学奖”、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导师奖”、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而他自己却非常淡然:“我只是尽了教师的本分,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做科研就像你面前有一片森林,里面有你梦寐以求的宝藏,但你并不知道在哪里,你会对它充满预期和好奇。”化学系副教授、第十党支部书记何川在带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中时常这样开导。在他看来,坚定科研信念与培养专业能力同等重要。“整个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学推动的,需要很多科研工作者投入进来,每一次研究的结果都是重要的,并不是好的结果才叫结果。”


4.jpg

何川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是数学系教授李景治始终思考的问题。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2012年,他入职不久便牵头建立了学校第一个数学建模协会,探索将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生动、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亲自开展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授课,并给学生选赠书籍。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参赛人数和获奖比例屡创新高,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他从不压抑学生个性,鼓励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我比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然后是他的兴趣和勤奋。天资有时候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勤奋和后天的努力。”

对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林玉峰来说,入职以来最有成就感的事便是手把手指导了一名后进生成功获得世界名校升学offer。这名学生进入专业前成绩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指导他学习,林玉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给他配了一张写字台,并给他开放了时间“特权”,让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来办公室学习和讨论。在林玉峰的悉心指导下,这名学生从大一时多门课程不及格到以优异的专业课成绩毕业,并开展了本科生科研项目。他参与的超算模拟成果展示在南科大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年会上荣获特等奖。2020年,该同学成功拿到了剑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升学offer。


党建+服务:练就不计得失的过硬党性 

“作为早期的南科大人,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化学系副教授、党委副书记李鹏飞笑言。作为化学系第二位引入的PI教授,在教学、学科平台、科研空间等一切“白手起家”时期,他主动挑起重任,参与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撰写以及化学系教学平台的筹建,还积极参与科研实验室规划设计、各类招标采购、本科生自主招生等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李鹏飞对党组织建设不断思考和摸索,把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一线,以课题组、工作片区为基准下设党支部,加快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程。

来数学系4年,数学系副教授、数学统计联合教职工党支部书记杨将最高兴的就是能参与和见证数学系的发展壮大。“我们数学系每年都有一个大的跨步”,杨将如数家珍。作为系里的青年科学骨干和优秀党员,他积极投身于系里和学校各类学科及科研平台建设,以及联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申请等工作,并尤为重视自身以及支部党员的党性锤炼,始终思考如何发展海归党员,吸引更多高知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在他看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凝聚共识”是磨砺党性,更是让更多海归人士认识到组织优势并愿意融入党员群体的重要路径。


5.jpg

杨将在数学系专业推介会上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生物系副教授、党总支纪检委员姬生健是南科大最早发展入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之一。在他看来,向党组织靠拢就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锤炼党性就是要磨砺自己为国家、为学校服务的意识。在入党的最后阶段,姬生健正担任生物系首任科研和研究生事务副系主任,负责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申报,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当时的确付出了很多,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换个角度考虑,它就是在考验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6.jpg

姬生健(左二)获2018年南科大教师节表彰“优秀行政服务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理学院在“双优”培育计划中强化了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形成了良好的群体示范效应,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探索和尝试中夯实了党的组织基础,为学院高质高速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2020年至今,理学院教研序列教师党员人数增长了79.17%,学院留学归国人员党籍恢复意愿强烈,非党员专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理学院所有下属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



供稿单位:理学院

通讯员:王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