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院简介

管理团队

     

理学院负责人

Head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e202580375707c9343e537d396e07d7.jpg

俞书宏  Shu-Hong YU
院长  Dean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规划发展、重大项目和财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新基石研究员。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创立了介观尺度“组装与矿化”相结合的合成方法,首次成功矿化合成了人工珍珠母,开辟了无机功能材料跨尺度可控合成的新途径,发明了一类新型纳米纤维仿生结构材料的制造方法,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天然纳米纤维素高性能结构材料,开拓了基于不同维度纳米结构单元构筑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和实现对宏观物体功能化的研究方向。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680余篇,论文总引用7.8万余次,H因子158,2014~2022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担任The Innovation Materials和Mater. Chem. Front.主编及二十余种国际期刊编委。

 

 

何佳清.png

 

何佳清  Jiaqing HE
党委书记、副院长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Associate Dean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教学、人事人才、安全工作。

 

校科研部部长、讲席教授。1998年获得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电子显微镜专家Knut Urban教授和王仁卉教授;博士毕业后2004-2012年先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美国西北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学、热电材料和结构与物理性能关联性。何佳清教授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ence(7篇)、Nature(3篇)、Nature 子刊(11篇)等高质量论文160余篇; 论文被引用近35000,H-index 87。近年来主持国自然重点等科研项目10余项。

 

 

谭斌  Bin TAN

 副院长 Associate Dean

 

谭斌,化学系讲席教授,致力于轴手性骨架的系统不对称构建与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10篇,总引用次数9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730余次,H-index为55。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Scienc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E News、Synfacts、ChemistryViews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等作为亮点评述。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0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3年获“Mrs. Sun Chan Memorial Award in Organic Chemistry”。2016、2017连续两年获“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9年获日本化学会“The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和亚洲化学联合会“Asian Rising Stars Lectureship Award”;2020年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目前担任广东省化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副主编,Chem Catalysis顾问编委。

 

 

 

微信图片_20210824092257.png

许宗祥  Zongxiang XU

 副院长 Associate Dean

 

化学系教授,深圳市优秀教师,2012 年 5 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建立了分子光电实验室。研究涉及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设计、合成以及光电器件应用研究等领域。在相关领域国际期刊发表文章130余篇(Google Citation > 4100, h-index = 36),包括 JACS、Angew. Chem.、Adv. Energy Mater.、Nano Energy、Adv. Funct.Mater.等,多篇文章被选为封面及多家媒体报道。已获授权3项美国专利,1项国际专利,13项中国发明专利。

 

 

44f890dc8cb4b0f4211d5aab37a403f.png

丁记峰  Jifeng DING
党委副书记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分管办公室、宣传、学生工作。

 

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学生工作和文字材料工作,有国内多所高校组织党建、学生工作和行政管理服务工作经历。曾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该服务队2013年获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理学院各系及研究机构负责人

Heads of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264e2de9f9d9717be07351b8682b796.jpg

向青  Qing XIANG

数学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向青,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组合设计、有限几何、编码理论和加法组合。1995年毕业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国际组合数学及其应用协会颁发的Kirkman奖章。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Bateman Instructor, 美国特拉华(Delaware)大学终身教职,和浙江大学讲座教授。现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向青教授用深刻的代数和数论工具来研究组合设计,有限几何,和编码理论中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与合作者用数论中深刻的关于高斯和的Stickelberger定理证明了m-序列交错相关函数中由Welch和Niho在1972年提出的两个猜想, 其证明方法在其它问题上有一系列的应用。在差集的研究中,与冯涛一起利用高阶分圆类构造出真正的斜Hadamard差集;这是在Marshall Hall Jr.1956年的工作后第一次成功地用分圆类构造出差集,具有突破性意义。他与David Chandler和Peter Sin一起用典型群的模表示理论与特征和来研究一些组合关联矩阵所生成的纠错码,并计算其不变因子和p-秩, 这被认为是“的确非常优美”的工作。

 

卢海舟  Haizhou LU

物理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Physics

 

物理系讲席教授。200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导师朱邦芬院士;2007-2015年在香港大学沈顺清教授研究组做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2015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量子力学”负责人。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利用量子场论方法研究拓扑物质等新材料中的物相和电子输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提供原型理论,多个理论工作被实验支持和广泛应用,包括发现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新机制,为三十年的探索开辟了新路。在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入选美国物理学会 Outstanding Referee。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多个科研项目。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获深圳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获全球华人物理和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2022-2027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目前担任广东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分会委员。长期为各种物理学期刊审稿,担任中科院NSR,英国物理学会JPCM等期刊编委。政协第13届广东省委员。

 

郑智平.png

 

郑智平  Zhiping ZHENG
化学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鹏城孔雀特聘教授、化学系主任。于 1987 和 1990 年分获北京大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5 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导师:M. Frederick Hawthorne 教授),随后在哈佛大学 Richard H. Holm 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2017任职亚利桑那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2017 年 7 月受聘南方科技大学。

致力于过渡金属以及稀土元素功能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性质探索以及材料应用研究。曾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CAREER AWARD、欧洲镧系与锕系元素学会青年科研奖。现任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副主编、Journal of Rare Earths 海外编委及《无机化学学报》编委。

 

 

陈晓非.png

陈晓非  Xiaofei CHEN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陈晓非院士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学专业,199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工作,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9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地球物理学及其在地球动力学、资源勘探与灾害防御领域的应用。发表论文260余篇,已培养80余名博士和硕士,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青项目、优秀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集成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深圳市孔雀团队、广东省珠江领军人才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首届会士。曾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2017-202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地球物理学科召集人(2015-2020)、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14-2020)。获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2009)、国际超算戈登·贝尔奖(2017)。

 

 

 

邵启满.jpg

邵启满 Qiman SHAO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主任 

Head o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and Data Scienc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率统计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系主任,现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系主任,讲席教授。他是著名的概率论学家和统计学家。在概率统计渐近理论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建立了自正则化大偏差中偏差定理,深入发展了正态与非正态逼近之斯坦因方法,对相依随机变量建立了各种概率估计不等式,在国内外的主要概率统计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同时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著三部。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1年,被国际数理统计学会授予会士(Fellow),2010年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邀请报告,2015年, 作为《自正则化极限理论和斯坦因方法》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任概率论国际顶级期刊《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联合主编。

 

 

 

俞大鹏.png

 

俞大鹏  Dapeng YU

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Dean of Institute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系讲席教授。长期从事低维(1-D、2-D)量子材料的规模可控制备尤其是物理性质与器件效应的研究,是半导体量子线等量子材料规模制备和物理性质表征研究方面的国际先驱,H因子91,位列世界物理学家前列。作为APS fellow,俞大鹏院士近年来致力于对单根半导体量子线、单体量子结构的光电热力磁物理性质的精确量子调控,并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进展,奠定了量子调控和量子计算的坚实基础。

2016年,俞大鹏教授全职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完成了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的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筹建工作。该院于全球吸引了国际化、年轻化的量子科技人才超过300人,引领量子物态与新兴量子材料、量子模拟与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和量子工程应用等方向的南方布局研究,为量子计算提供核心关键“根技术”。

 

 

罗伯特·格拉布斯.png

罗伯特·格拉布斯   Robert H. Grubbs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荣誉院长

Honorary Dean of Shenzhen Grubbs Institute

 

       罗伯特·格拉布斯 (Robert H. Grubbs) 教授,加州理工学院终身冠名杰出教授,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学院三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在烯烃复分解领域做出划时代贡献,格拉布斯教授被授予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格拉布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精准催化”,他在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对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21年12月19日,罗伯特·格拉布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逝世,享年79岁。

 

谢作伟.jpg

谢作伟 Zuowei XIE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院长

Dean of Shenzhen Grubbs Institute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 中国化学会及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和主族元素化学的研究,核心工作包括碳硼烷、超级碳硼烷、金属碳硼烷和低价硼化学、均相催化、小分子活化、含硼药物的研发等领域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碳硼烷惰性硼氢键选择性活化的通用策略和超级碳硼烷的合成方法,对碳硼烷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主流期刊已发表345篇论文,其工作多次在美国化学会周刊C&EN上作为亮点介绍。谢教授荣获诸多奖项,包含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德国洪堡研究奖、2020年香港研究资助局首届高级研究学者奖、2010年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2003年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及200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港澳)获得者。

 

 

夏海平.png

夏海平 Haiping XIA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

Executive Dean of Shenzhen Grubbs Institute

 

化学系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年)。曾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和余金权教授分享了第七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主持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个人入选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2020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已发表论文250余篇。主要学术贡献是创立并命名了用共轭碳链螯合金属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其中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碳龙化学创造并至今保持着3项世界纪录,并入选国际经典教科书《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受多国专利保护的6种“碳龙试剂”进入j & k(百灵威)试剂目录销售。

 

 

埃菲 .杰曼诺夫.png

埃菲·杰曼诺夫  Efim Zelmanov

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

Director of SUSTech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athematics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2月起,担任南方科技大学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2022年7月,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任数学系讲席教授。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等,其重要的贡献是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Burnside conjecture), 这个1902年提出的猜想是有限群理论最古老并最有影响的问题。因为其突破性的贡献,他于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 

 

杨学明.png

杨学明 Xueming YANG

先进光源科学中心主任(兼)

Director of Center for Advanced Light Sources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系讲席教授,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兼),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划,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次入选“中国十大科学进展”。杨学明院士主要从事气相及表面化学动力学研究,任中国化学物理杂志主编、中国化学会CCS Chemistry副主编、美国物理联合会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副主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等20余项科技项目。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这是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经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其中18篇Science论文、1篇Nature论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其中有7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