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理学院胡佳顺团队揭示五千万年前太平洋板块运动突然转向的机制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助理教授胡佳顺联合国际学者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题为Dynamics of the abrupt change in Pacific Plate motion around 50 million years ago的论文,报道了北太平洋区域消失的古板块,及其与太平洋板块运动突然转向及夏威夷-皇帝海山链60度弯折之间的联系。

微信图片_20220114090425.jpg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于北太平洋,是一条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长达数千公里的火山岛链。研究学者Wilson和Morgan等人发现,该岛链本质上是太平洋板块在炙热的地幔柱之上水平运动导致的一连串火山,继而促成了板块构造学说之后第二大地学假说——地幔柱构造的建立,奠定了这一岛链在地球科学史上的特殊地位。然而,学界对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研究尚未完善,集中体现在对其走向在47 Ma(百万年前)发生的60度弯折的机制研究上(图1)。


图片 1.png图1.夏威夷-皇帝海山链及高分辨率全球动力学数值模拟


前人对夏威夷-皇帝海山链弯折的解释存在两派假说。一派认为夏威夷地幔柱不动,太平洋板块运动在47 Ma发生了显著转向,导致了海山链的弯折;而另一派则认为太平洋板块运动未发生显著变化,是地幔柱在47 Ma以前的快速南向漂移及其在47 Ma之后的相对稳定,导致了海山链的弯折。这两种机制的确定对太平洋周边的构造历史、地幔柱的演化规律甚至地球内部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地幔柱南向漂移这一假说逐渐得到了古地磁(Tarduno et al., 2003; Bono et al., 2019)和动力学数值模拟(Sternberger et al., 2004; Hassan et al., 2016)的支持。然而,简单的几何学分析发现,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仍然是解释夏威夷-皇帝海山链弯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orsvik et al., 2017)。

为了厘清两种机制的相对贡献,胡佳顺及合作者设计了高分辨率全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来约束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的幅度,探究其背后的动力学机制。模型使用了自适应网格技术,局部分辨率高达1km。由于其超大的计算量需求,每个模型需要使用8704个CPU,连续运行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计算。研究发现,基于传统板块重构模型(图2a-c)计算得到的太平洋板块运动未发生明显的转向(图3a),即前人提出的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IBM)和汤加-克马德克的俯冲起始,伊邪那岐(Izanagi)-太平洋洋中脊的俯冲,或者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均不能解释太平洋板块运动的转向。


图片11.png图2.北太平洋传统板块重构模型Müller et al. (2016)(a-c)与新板块重构模型(d-f)的对比。


进一步研究发现,北太平洋地区的板块演化历史可能比传统重构模型揭示的更加复杂。Kronotsky 和Olyutorsky 是勘察加半岛的两个增生岩浆弧复合体(图2d-f),古地磁研究发现它们在晚白垩世仍处于中纬度地区,距离现在位置数千公里远,然后不断向北漂移直到与勘察加半岛碰撞。火成岩定年分析和构造地质研究发现,Kronotsky 和Olyutorsky的火山活动始于晚白垩世,终于始新世,与勘察加半岛的碰撞分别发生在晚中新世和始新世。这些证据表明北太平洋地区在晚白垩世到始新世时间段内曾发生洋内俯冲,而这些增生地块正是洋内俯冲产生的岛弧向北漂移,拼接到勘察加半岛形成的(Vaes et al., 2019)。

胡佳顺及其合作者重构了这一地区的板块演化历史(图2d-f),认为北太平洋地区有一个消失的古板块:Kronotsky板块。47 Ma以前,太平洋板块在Kronotsky板块下的俯冲为太平洋板块的北向运动提供了动力。而在47 Ma,该俯冲带的消失导致了北向驱动力的消失,引发了太平洋板块往西西北方向的偏转。对于该俯冲带消失的原因,一个合理的猜测是夏威夷地幔柱柱头引起的海底高原的俯冲阻塞导致的。胡佳顺等人进一步用高分辨率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了该模型下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的幅度,发现太平洋板块偏转了约30-35度(图3a)。结合前人得到的地幔柱漂移轨迹之后,计算得到的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轨迹能基本拟合实际观测(图3b)。据此,胡佳顺等人提出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和夏威夷地幔柱南向漂移共同导致了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弯折,且两者的贡献大致相同。这一模型的提出完善了北太平洋地区的板块演化历史。在这一模型下,消失的古板块是解决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机制乃至夏威夷-皇帝海山链弯折机制的关键。

图片12.png

图3. (a)太平洋板块运动方位角随时间的变化。IZG-PAC-ridge-SUB代表基于传统重构模型得出的预测,Kronotsky SUB代表基于新的重构模型得出的预测。虚线代表不同观测模型。(b)计算得到的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红色轨迹为固定地幔柱时由太平洋板块运动导致的海山轨迹,彩色轨迹为夏威夷地幔柱南移轨迹(Hassan et al., 2016),黄色轨迹为预测的夏威夷-皇帝海山链。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是胡佳顺。合作作者包括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Michael Gurnis,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学者Johann Rudi,纽约大学Courant数学中心教授Georg Stadler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Dietmar Müller。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1-00862-6



供稿: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通讯员:龙晓怡

主图: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