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 理学院院长杨学明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理学院杨英杰、陈晓非在 Science发表关于流星撞击火星研究的评述文章

  • 南科大柳卫平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在nature发文揭示古老恒星钙丰度之谜

  •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 理学院殷嘉鑫在Nature撰写笼目晶体综述

  • Science发文!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实现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 理学院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与师生分享学术之路

  • Nature发文!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发文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 南科大刘心元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 南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在Science发文 提出耐疲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新策略

  •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党群园地

2020年“双优培育计划”获奖者林玉峰:春风化雨,在党建与教研田地里摸索深耕

【编者按】为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协同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寻找解决发展高层次知识分子党员新路径,理学院党委于2019年推出教研序列教授“双优培育计划”,今年5月,已入选第二批。为展现党性优、业务优的“双优”教研人风采,树立先进的党建、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典范,我们将对五名获奖人进行专访。



从甘肃清水县走到首都北京,从乡村小学走到知名学府剑桥大学,如今,他已是地球与行星物理领域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担任多个地磁与行星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而作为一名高校教研人员和党支部书记,在“立业”与“树人”方面,他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他就是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助理教授、第二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林玉峰。


林玉峰个人照.png

林玉峰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助理教授、第二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


饮水思源,吃水者也做挖井人


林玉峰出生并成长在甘肃省清水县一个小村庄,当地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但他充分利用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机会,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列。2003年夏天,林玉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地球物理专业,他也成为清水县那一年的高考理科状元。


回想起自己上大学的日子,林玉峰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2000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在西部12个省区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3年后,林玉峰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入选,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读完了大学四年。作为助学工程的“幸运儿”,林玉峰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逐渐萌生出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进入武大不久,他就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引下参加了积极分子党校学习,并在2005年正式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林玉峰入党期间,国家“三农”问题正是社会关注的重心,无论报纸、网络,还是政府红头文件,无不紧抓“三农”问题,作为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他对此深有触动。2005年,林玉峰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在江西省南昌县岗上镇合山村。出发前,他组织了十几名同学在全校发起图书募捐,把募得的几千册书籍全部带去了村里的小学,为孩子们建起了微型图书馆。“因为我是在农村环境里长大的,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有过所见、所感,他们是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就是缺少一些渠道和机会。”除了搭建微型图书馆,林玉峰还在当地一所小学做起了短期支教,和团队同学一起对当地养殖业进行调研并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此次活动受到了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报道,林玉峰也凭借自己的用心付出拿到了“武汉大学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膺“武汉大学三好学生”。


“关注民生,服务于民”,这是林玉峰迈向党组织的路上最大的体悟。他坦言:“对一些社会问题从旁观到参与,主动意识、服务嗅觉每多一点、灵敏一点,我就觉得自己更像党员了一点。”


不忘初心,在科研事业上持续发力

2010年,林玉峰在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顺利修完硕士研究生学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投身地球与行星磁场产生机制的研究。四年里,通过不断实验和数值模拟,他们对由外部引潮力作用驱动的磁流体发电机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最终为地球与行星磁场起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机制。“科研工作需要耐力和定力,一份真正的科研成果需要花时间来‘熬’”。


博士期间的成果和突破为林玉峰赢得了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博士后奖学金,为了更好地在专业领域里深耕,博士毕业后他便申请进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做博后,继续深入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新的潮汐演化模型,这一模型能更好地解释系外行星系统的观测。


林玉峰在国外求学期间,正值我国航天事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天宫二号、神舟九号、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相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而那里正处于他的老家:甘肃。“在国外的时候,我一直都有关注国内宇航事业的新闻,每次看到有新的卫星、新的航天器,心里都很自豪,很激动。国外工作、生活条件虽好,但我一直都没有定居国外的想法,只要时机成熟,回国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现在国内行星科学正处于起步发展的上升期,我在国外8年,一些先进经验或多或少都有汲取,还是想回国给我们自己的深空和行星探测事业出点力。”


2018年年初,林玉峰通过一场交叉学术论坛认识了南科大这所新式院校,也了解到了刚刚成立不过2年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创系主任陈晓非院士的发展规划让他颇为动心。“在地空系,行星科学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里从事教研工作有非常强的自主性,我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入校后不久,林玉峰就继续投身到地球与行星磁场起源、磁流体发电机、行星系统长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他已是澳门首颗科学卫星“澳科一号”地磁卫星项目科学团队成员,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项目的科研任务,同时也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中科院行星科学战略先导专项。


锤炼党性,树己树人

自2018年9月入职南方科技大学以来,林玉峰承担了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地空系2017级本科生班主任、地空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地空系安全负责人。今年1月,他又当选了系里第二党支部书记,开始承担起党建工作。


虽然任支部书记一职不过数月,但他已然是一名拥有15年党龄的老党员,“重付出轻索取,重大局轻个人”的党性意识早已融入他的精神内核,因此即便身兼多职,他依然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他看来,身为高校教研人员,教学工作是第一位的,而身为系里的党支部书记,他得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磨砺党性,感化人心。自己的科研工作他则排到了最后一位,但即便如此,他也始终不忘自己的本业。为了更好地完成手头一项火星磁场项目,他在休假期间也不闲着,跟随地空系行星与空间科学专业师生一同前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观看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升空。


image.png

林玉峰用球形投影仪给本科生授课


入职2年,对林玉峰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发表了科研论文,也不是申请到了科研项目,而是自己手把手指导了一名后进生成功获得世界名校的升学offer。这名15级的本科生在2018年加入了林玉峰的课题组,进入专业之前成绩并不理想,而且转过专业,为了更好地指导他学习,林玉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给他配了一张写字台,并给他开放了时间“特权”,让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来办公室学习和讨论。在林玉峰的悉心指导下,这名学生从大一时多门课程不及格到以优异的专业课成绩毕业,并开展了本科生科研项目。他参与的超算模拟成果展示在南科大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年会上荣获特等奖。今年年初,该同学成功拿到了剑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升学offer,这让林玉峰倍感欣慰。


“培养底线思维,提醒立德树人”,林玉峰认为这正是高校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党务工作包括思政工作有两个引领作用,第一就是对教学、科研的引领,让我们知道该往哪个大方向去努力,第二就是对老师、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搞清楚怎么培养学生、为了谁培养的问题。”


党支部会议.jpg

林玉峰(后排右二)主持参加地空系第二党支部第三次全体会议



在锤炼党性的路上,林玉峰从未止步。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全面返校第一周,林玉峰就作为党员志愿者在学校3号门、7号门轮流驻守,协助研究生返校胶体金检测;今年4-5月,广东省组织开展高校党建活动,一千多分钟的视频学习培训,他分秒不落。在培训心得里,他写下了自己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我们党支部成员都是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党员同志的先进模范作用体现在业务方面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党的先进性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正确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就要坚持党建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因此,我们要促进党建和业务的融合,就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把思想理论学习融入教学科研活动,密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密切关注国家的人才需求...”




采写:王珮